惊喜!临沂罗庄高都古墓出土罕见一级文物宝刀 - 文博快讯 - 五千年文博园
惊喜!临沂罗庄高都古墓出土罕见一级文物宝刀
浏览次数:1887   发布时间:2010-12-20



    16日,临沂市文物局传来消息,经专家初步的简单处理,大家惊奇地发现,虽然这把环首刀木质的刀鞘已经朽烂,但刀刃竟然保存得十分完好,而且极为锋利,这在我市科学发掘出土的同时期兵器中极为罕见,其文物研究价值也极高。
    随着高都古墓室外发掘工作的结束,考古工作转为室内文物整理,墓葬中出土的环首刀也被送往文物部门鉴定。
    刀刃与西瓜刀几乎无异
    刀鞘朽烂处暴露出的刀刃极为锋利
    在市文物局文物整理室内,考古人员用毛刷对环首刀刀体上的表层泥土进行层层剔除,刀体的清晰度较15日已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近处看,木质刀鞘已经锈蚀,但依稀可以看出表面的漆面,而且一侧较厚,剖面呈楔形。记者发现,环首刀的刀鞘锈蚀较为严重的部分,已暴露出一些刀身,其刀刃整齐保存完好,厚薄程度也与现在的西瓜刀几乎无异,锋利程度也可见一斑。
    钢质材料保证了刀身完好
    据了解,环首刀最早诞生于我国西汉时期,是一种近战直刃长刀,而在这之前军队配备的大都是铁质或铜质兵器,由于材质的原因,注定了近身兵器只能以击刺为主,劈砍则容易导致武器的断毁。




   到了西汉,钢铁技术开始普及推广,环首刀的刀身便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专家告诉记者,正是因为采用了钢质材料,记者眼前的这把环首刀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掩埋,和不知多少次的雨水浸湿,依然保证了刀身的完好。
    刀体较短可能是一把佩刀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汉代环首刀纤长挺直,长度大都在100厘米以上,但考古人员对高都古墓出土环首刀测量后的数据显示,整把刀全长只有58.3厘米,由直径长度7.5厘米的环首、9.8厘米的握柄、41厘米的刀鞘(带青铜质地的刀珌)组成。为何这把环首刀与资料记载长度有如此大的差异?专家告诉记者,这把刀可能并非主战武器,从缠绕有铁条的握柄长度上看,是一把单手刀,因此该刀作为自卫用佩刀的可能性比较大。
    该刀时期约为西汉中晚期





    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1974年,苍山县纸坊村曾出土过一把环首刀,通长111.5厘米,刀身有错金火焰纹和隶书铭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涑大刀吉羊”,说明该刀铸造于东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这把环首刀也是迄今国内所见惟一的一件铸有纪年的汉代长刀,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结合高都墓葬的墓葬形式,和出土的“大泉五十”和西汉“五铢”钱,专家判断,这把环首刀的时期应当早于苍山环首刀,约为西汉中晚期。
    市民将来可在博物馆观刀
    既然这把环首刀保存如此完好,其刀身上是否也会铸有铭文?专家表示,该环首刀将被送往博物馆,利用超声波等高科技技术进行处理,让其露出刀身后才能再做判断。无论是否铸有铭文,毕竟环首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因此该刀的完好出土,也将为冷兵器发展历史提供极为重要的研究依据。专家表示,这把刀将来可能会保存在市内的博物馆中,市民到时可一睹其容颜。


关注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9以上的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下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92号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9641号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