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A03版:荒山两年“变身”文化园林 - 文博快讯 - 五千年文博园
《新安晚报》A03版:荒山两年“变身”文化园林
浏览次数:1677   发布时间:2012-01-08

  沿着高界高速到太湖出口的时候,一座巨大的盘龙立在附近山顶,很是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太湖县今年5月18日开园的五千年文博园,这座盘龙就是文博园的标志性景观。虽然开园才大半年时间,但是根据太湖县旅游局的数据,五千年文博园已经接待了60万人次的游客。

  一园穿越五千年

  走进文博园,就好像走进了一座时光隧道。随着我们参观的脚步前移,道路上的标识告诉我们已经走进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各种历史景观也让游客感受穿越:从“孔子周游列国”到“秦始皇兵马俑”,再到“茶马古道”,虽然都是复原景观,但是依然让人感到叹为观止。而“寻根问祖”的百家姓墙,以“孝”为核心的文化园,又处处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

  整个人文历史景区采用古典徽派建筑与苏州园林风格相结合,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碑廊石刻,文化名景尽含其中,人文气息浓郁,充分展现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经典。

  让人想不到的是,文博园的前身居然是太湖县城东的一座荒山。太湖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辉介绍:“这里以前就是一个采石场,专供放炮取石,可以说是残垣断壁,荒草丛生。”2008年年中,投资方与太湖县签订项目合约。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今年5月18日,五千年文博园举行了盛大的开园仪式。该景区已经被评为4A级风景区,蜂拥而至的游客证实了这里的吸引力。太湖县旅游局统计,截至目前,五千年文博园已经吸引了60万游客。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当地老牌景区花亭湖风景区的接待量。

  二期工程更精彩

  目前,太湖县重点打造的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工程已经开工。根据规划设计,二期工程打造成“三园一塔”:其中中国水乡文化园将建设成为集各种水乡特色于一身的最大人造水乡;中国三百六十行文化园则将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市井360个行当以雕塑和园林的方式展出;中国百年风云博物馆则是通过声光电的系统,把游客带到中国近代各个历史事件的现场;而规划中高达117米的中华民族塔,则将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各民族风情的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二期工程预计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届时一期与二期之间将通过一座天桥连为一体。太湖县希望通过精心建设和运作,将五千年文博园打造成为5A级风景区。
 
                                            
                                               ——摘自《新安晚报》2011年12月27日A03版










                                                          

关注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9以上的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下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92号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9641号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