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爱在深秋 - 景区新闻 - 五千年文博园
2014爱在深秋
浏览次数:7209   发布时间:2014-10-27


全国首届黄梅戏民间班社群英汇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清末时候,在安徽省安庆市,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班社是黄梅戏早期的专业演出团体,如今也是黄梅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民间班社及民间艺人、票友之间的交流,挖掘、激发和继承民间艺术的精粹,同时也为进一步培育黄梅戏的土壤。在今年的“黄梅戏展演周”内,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全国黄梅戏迷联谊会、安庆广播电视台、安庆市文化馆与五千年文博园等单位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备,共同承办了全国首届黄梅戏民间班社群英汇。
  对于参演今年“黄梅戏民间班社群英汇”的所以剧目,将由专家评委组于十一月中旬统一进行评分,分别评出首届“四大班社”大奖4个、“优秀班社奖”6个和“十大名角”大奖10个。其中获奖的民间社办也将于十二月份,与再芬黄梅剧院的专业演员、全国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们,一同亮相“全国首届黄梅戏民间班社群英汇”颁奖晚会,再度同唱黄梅。


主办单位
  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
  五千年文博园

承办单位
  安庆市文化馆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安庆黄梅戏·教育频道

协办单位
  全国黄梅戏迷联谊会
  太湖县文化馆

汇演时间
  2014年10月18日~11月1日(每周六)
 

汇演地点
  二期(十里画廊景区)晋熙楼广场

闰重阳 得福寿

●到五千年文博园一期(一梦千年景区)“中国最大的盘龙”,登高祈福,得福、得寿!

  九九重阳,踏秋登高,向来都是中国人十分看重的传统习俗,既可借重阳之节尽赏秋景之美,也希望在高处祈福,令家中老人得福、添寿,久而久之,登高与祈福便成了秋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五千年文博园“一梦千年”景区内建有“中国最大盘龙”,龙于中华民族本就是吉祥之物、是神化之物,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盘龙而上,于美景、于祈福,都不外乎为上上的选择。


●经典黄梅戏天天演:“醉美五千年”大型黄梅歌舞,
  
演出地点:
一期(一梦千年景区)三教合一广场 上午
  

  
黄梅折子戏演出地点:二期(十里画廊景区)晋熙楼广场 下午

  醉美金秋,黄梅飘香,五千年文博园“一梦千年”景区三教合一广场上,一座古戏楼,三打加七唱,外加五千年艺术团演员们的专业表演,《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经典的黄梅戏唱段,将在每天上午如约唱响,用它温柔婉转的唱腔和亲切有趣的插科打诨,沁染整个深秋。除此之外,还有游客一起参与的“抛绣球”表演,热闹非凡。
  待到时至午后,移步“十里画廊”景区晋熙楼前,一段段好看的黄梅折子戏又将重开锣鼓。从三教合一广场到晋熙楼广场,不一样的文博园风光,不一样的黄梅选段,却是有着一样的深秋享受。落叶渐黄的季节,到黄梅家乡赏一片落叶,品一曲黄梅,这一刻,醉美不过。


●非遗绝活表演:二期(十里画廊景区)百工街,举行天下手工绝活表演,
现场制作烙铁画、云草画、陶瓷拉坯、手工刺绣、手工剪纸等民间非遗表演

  天下百工,各有所绝,在文博园“十里画廊”景区百工街上,汇聚天下各式各样手工绝活,既有巧妙精致的手工剪纸,也有古时为大家闺秀所长的手工刺绣,从传统实用的陶瓷拉坯技术,到神奇的云草画、烙铁画制作应有尽有。游客穿梭其间,既可玩赏,也可亲身体验,看着不可匹及的美在自己手中创造出来,惊叹之外更有一种成就的喜悦。



























关注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9以上的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下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92号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9641号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