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馆
化石馆主要展藏鱼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和植物类等化石。它们是远古生物死亡后,没有腐烂消失的骨、角、齿等硬体部分,在经历一番“石化作用”后,逐渐形成的。这些化石在研究地质发展史、古生物及气候方面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化石展品主要有:恐龙蛋化石 、三趾马、鱼龙 、和政羊、铲齿象化石阵列、剑虎、孔子鸟、始祖鸟、三叶虫 、茂名龟化石、海百合 、菊石化石、珊瑚化石、腕足类化石、义马银杏化石、鱼化石、鹦鹉嘴龙 、猛犸象 、珊瑚化石。
海百合
海百合从根部、茎部到冠部,甚至腕上细细的羽枝,都能够从化石上清晰地显露出来。海百合死亡之后,往往被海水冲散,只有具备极为苛刻的环境条件,它们才有可能迅速沉积,并被埋藏,从而形成化石。海百合花朵越大的其晶体亮度越强,收藏价值也越高。
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现在的贵州兴义一带的一种小型幻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他幻龙一样,贵州龙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贵州龙并不是恐龙,只是一种带有"龙"字而不是"恐龙"的爬行动物。
鱼龙
这是一只身长大约5米的鱼龙头部,其上最显眼的就是它的一双大眼睛。鱼龙的眼眶近椭圆形,直径占到了头骨全长的16.9%,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
鱼化石
鱼的尸体,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