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提前游 · 化石篇 - 文博快讯 - 五千年文博园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提前游 · 化石篇
浏览次数:1844   发布时间:2014-09-26


化石馆



  化石馆主要展藏鱼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和植物类等化石。这些化石在研究地质发展史、古生物及气候方面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化石展品主要有:恐龙蛋化石 、三趾马、鱼龙 、和政羊、铲齿象化石阵列、剑虎、孔子鸟、始祖鸟、三叶虫 、茂名龟化石、海百合 、菊石化石、珊瑚化石、腕足类化石、义马银杏化石、鱼化石、鹦鹉嘴龙 、猛犸象 、珊瑚化石。


鱼龙

  这是一只身长大约5米的鱼龙头部,其上最显眼的就是它的一双大眼睛。鱼龙的眼眶近椭圆形,直径占到了头骨全长的16.9%,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


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1亿年前中三叠纪,现在的贵州兴义一带的一种小型幻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它四肢仍保留趾爪,能像鳄鱼一样匍匐前行。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宽大的脚掌及细长的尾巴很适于在水中游泳。与其他幻龙一样,贵州龙也喜欢吃鱼及小型水生动物。贵州龙并不是恐龙,只是一种带有"龙"字而不是"恐龙"的爬行动物。


海百合

  海百合从根部、茎部到冠部,甚至腕上细细的羽枝,都能够从化石上清晰地显露出来。海百合死亡之后,往往被海水冲散,只有具备极为苛刻的环境条件,它们才有可能迅速沉积,并被埋藏,从而形成化石。海百合花朵越大的其晶体亮度越强,收藏价值也越高。


木化石

  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交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形似木而非木,似玉而非玉。因此,又称为树化玉。产于新疆奇台的硅化木化石长达3.8米,根部直径达1.2米,是当今极为罕见的巨型化石,为目前发现的最长的硅化木。

  树化玉的形成需要极其苛刻的地质环境条件,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能形成树化玉的概率更低。同时木化玉以其特殊身价不但展示出玉石富贵,同时美丽的年轮和树皮的沧桑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让它同时具备了很高的经济价值、 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巨犀化石

  巨犀属(Paraceratherium),主要生活于渐新世,在早中新世灭绝。

  巨犀头上无角,头、颈和四肢都很长,站起来肩部高可达5米,体长7~8米,体重15吨,为已知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五千年文博园 二期“十里画廊”景区四大风景线 十大文化看点

  中华文化风景线:风景线是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将景区定位“人在画中游”的一种思考,这是一条不同于自然风景线的文化风景线。


“三百六十行”文化园(风景线)

  三百六十行文化园 是以1.5 公里长的中国古建、亭、台、楼、阁、廊,结合1700多人的三百六十行铜雕群、50多个行业的现场表演形成的一道展示中国明清时期民间百行百业的民俗风情风景线,这里不仅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物铜雕群,更有永久性的现场表演。


“清明上河图”文化园(风景线)

  清明上河图文化园 是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经典名画《清明上河图》在25度斜坡上通过以散点透视的创意,立体展现在宽500米、高55米的山体上,仅这一创意就已获三项发明专利。更让人震撼的是,白天,这仅仅是一幅立体展示北宋繁华盛世的写实风景,晚上,她就是一台时长60分钟的中国首部情境演出,让游客身临其境去聆听、去品味汴梁古城的沧海桑田。


“烟雨江南水乡”文化园(风景线)

园内两河交汇,树木葱茏,生态环境极佳。复原江南著名水乡的十二大名景。小桥流水,撑船摆渡,渔歌互答。水乡总建筑面积18万㎡,全部为典型园林建筑,生动再现中国水乡文化的悠远韵味。


创意石界

  由创意奇石园、远古沧桑馆、自然天成馆、大象无形馆和天人合一馆组成,将无言的奇石世界赋予其生命与情感的“创意石界”文化园。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创意石界共有奇石两万件,最大的一块灵璧石重达690 吨,最大的一块鸡血石重达105 吨,最长的根抱石长达35 米。园区共有奇石馆7 座,以石头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灵魂、以青铜与石头相结合为手法而打造的一座全新的文化园区。


化石馆

  化石的形成,远古生物死亡以后,被迅速掩埋在地下,皮肉很快糜烂消失,而骨、角、齿等硬体部分则在经历一番“石化作用”后,变成石头模样。同时这些硬体的原来成分也被后来的矿物质所替代。这样古生物的遗骸便成为了“化石”。

  化石馆,主要展现远古时期生物演化和地球变迁的奥秘。将带我们进入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启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收藏各类珍稀化石、标本一万多件。


木雕馆

中国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木雕馆展现此民间绝艺,拥有国内艺术大师用紫檀、黄花梨、红酸枝、鸡翅木、铁梨木、花梨木、黄杨木、楠木等精雕细刻的多幅艺术精品。


六大名楼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拥有状元、榜眼、探花、晋熙、烟雨、汴梁六大名楼,其采用古建结构,与群铺、长廊、石桥等铺展开来,金辉兽面、彩焕螭头,雕梁画栋,绘制精巧,崇阁巍峨、层楼高起,规模宏大、气魄雄浑……并展示色彩绚烂、内涵饱满的中华文化,将文化与旅游创新结合、交相呼应、浑然一体,构筑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文化旅游体验乐园。


另外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看十大看点之一的汴梁古街、双龙桥、五千年文博园天桥,四大风景线之一的“醉美夜景”风景线正在建设施工中,敬请期待……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开园暨

全国首届黄梅戏民间班社群英汇

  黄梅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庆作为中国黄梅戏之乡,安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3年开始,每逢“十一”黄金周,开展黄梅戏展演周活动。围绕“黄金周、黄梅戏”主题,树立“中国黄梅戏之乡——安庆”品牌形象,安庆重点打造“皖山皖水黄梅戏”旅游线路,推出“国庆黄金周哪里去?请到安庆看黄梅戏”旅游宣传口号,吸引更多游客来安庆旅游听戏。为了体现黄梅戏展演周群众性、广泛性的要求,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五千年文博园、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和安庆广播电视台、安庆市文化馆等单位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备,结合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景区开园,共同承办全国首届黄梅戏民间班社群英汇及二期开园事项。

主办单位:

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

五千年文博园

承办单位:

安庆市文化馆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安庆黄梅戏·教育频道

协办单位:

全国黄梅戏迷联谊会


开园活动时间
2014年9月30日9∶30 -11∶30
开园活动地点: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晋熙楼广场
民间班社汇演场地:
五千年文博园二期晋熙楼
民间班社群英汇颁奖晚会:

时间:2014年12月27日晚(暂定)

地点: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

 





 


 

关注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9以上的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下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92号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9641号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