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兴艺术馆 - 一梦千年景区 - 五千年文博园
周宏兴艺术馆
浏览次数:96533作者: lee。SU. Y  发布时间:2016-10-31

X$W)6EJ73I]XD2RMCPJB]}L.png

周宏兴艺术馆

         --展馆部

周宏兴先生1936年2月18日出生于中国东北吉林省大安市。在松花江畔这座纯朴的江城度过了孩提岁月。

1949年至1956年在沈阳市读完中小学,并以东北考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文科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1年毕业后到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

周宏兴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多年来潜心研究与学习汉隶名牌,汲取众家之长,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凝重、古朴、高标逸韵的风格,可谓典型的“文人书法”。

近年来以过苦心钻研,衍生又以指代表,创造了“隶体指书”新书体。海内外六十余位教授、研究院、博士导师和著名艺术评论家均予以极高的评价,称其为“中国隶体指书第一人,开创书法审美新天地。”

周宏兴教授的书法艺术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他曾四次赴日本举行书法展和讲学。其作品被我国和日、韩、美、英、印度、加拿大、马来西亚等众多国家友人珍藏;数百家艺术馆、博物馆和报刊杂志收藏和刊登;并刻石于北京、山东、云南、广东、安徽、浙江等地,我国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美国总统老布什、卡特、前国务卿基辛格、现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夫人等均收藏了他的隶书和立体指书。

指书的界定:何为指书?顾名思义,所谓“指书”即以人的手指蘸墨(或其他的颜料)直接书写的书法,被称之为“指书”或“指墨艺术”。有的人为了克服手指蘸墨有限,不便于书写的难处,于是在手指上带上指套,或在指甲内塞一点棉花再蘸墨书写所谓的“指书”。这样的书写,仍然未有摆脱蘸墨的工具(棉、步等等),还算不上真正的指书。只有抛开任何工具,以指代笔,以指写心,直接用手指创作的书法,方可称得上“指书”或“指墨艺术”。

用福建社科院研究员、福建师大博士生导师刘登翰先生的话说:“周宏兴先生运用指头的不同部位和用力的轻重,使作品墨韵的浓淡、色相的黑白、互相交错,仿佛可以窥见到书后站立的那位气度轩然的智者,将自己全部的智慧、素养和感情,都融入在了纸墨艺术之中。”

质量乃艺术的永恒标准,一位好的艺术家,就是一部经典艺术文化的传播者,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灵魂与血肉的一种结晶,乃至成为一个名族的精神和经典文化。书法家的人生价值不仅仅在于书写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使其成为永恒与不朽,更在于其书写出一个个精彩而精美的艺术人生。我想,周宏兴先生的艺术人生,指隶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开拓,也是如此吧!尤其先生对指隶书理论的梳理、总结、提升,极富成效的创作实践,和广泛的传播,早已成为当今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周宏兴先生他在身兼数职的繁重的工作之余,潜心于大理石画和收集研究,20多年坚持不辍,每年几次奔波往返和生活于大理,以皓首穷经的精神,痴迷于大理石画之寻访,居古城、入市场、进深山、访农家,广交石界朋友,遍寻“画苑”珍奇,精诚所至,艰辛备尝,点苍灵气为之动,天地神韵有所钟,收求、搜集、巧遇、荟萃了众多高雅的天然大理石画。

周宏兴教授收藏的这些大理石画一共是分为4大部分,分别是“山川风物 美不胜收”、“人物世界 千姿百态”、“动物世界 人类朋友”、“万里河山 尽收眼底”,请大家尽情欣赏。

数十年来,周宏兴教授收藏的奇石和天然大理石画,含辛茹苦,乐此不疲;每一块石头,每一幅石画,都寄托了周教授对祖国崇山峻岭,江河大海的一往情深,寄托了炎黄儿女的一颗赤子之心。

这些天然石画,也是周教授对人生、哲学、艺术的理解与追求的体现。可以说,周教授一部分生命就融合在这些石画中,而这些石画也将使他的生命得到延续。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省乐山人,少年曾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母亲杜遨贞,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孩子。他是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关于郭沫若的趣闻铁事有“巧对嵌字联”、“改诗救少女”、 “幼年巧对免责罚”、 “为帝师后人取名”等。(故事要熟知,可列举一则。)

相关信息:《现代汉语词典》、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西省运城中学几个字就是郭沫若亲手题写。

 

“文革”诗作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郭沫若 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邓小平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

1976 年10 月21 日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作的一首《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在当时可谓脍炙人口: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扫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赵朴初:①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1911年随父母迁回老家太湖县寺前河居住。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赵朴初先生灵塔位于杭州北高峰北麓法华寺。

赵朴初,出生于1904年,逝世于2000年,享年93岁。安徽太湖人。东吴大学肄业。曾任上海佛教会主任秘书。抗战时期,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难民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教养院院长。1945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兼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央参议委员会主席。

长期从事佛学研究,擅长诗词、书法,著有《滴水集》、《片石集》、《佛教常识问答》等。早年接触世界语,并热心推广。1981年与楚图南、胡愈之等人发起组织中国世界语之友会。2013年1月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等主办,《收藏界》杂志等单位承办的“2012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在京揭晓。赵朴初成为入选者。同时入选的还有启功、季羡林、周汝昌、张仃、吴冠中、王世襄、史树青、罗哲文、徐邦达计10位已故文化艺术大师。

朴老一生从事社会救济救灾工作,做了许多慈善事业,直到晚年体弱多病时,还亲自为遭受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筹集救灾资金。他率先垂范,为自然灾害和希望工程捐出个人大笔资金。他生前立下遗嘱,他的遗体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他在遗嘱中表达生死观云:“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充分展现了赵朴初同志的心灵境界。

赵朴初先生的书法以行楷见长,脱胎于李北海、苏东坡,字的体势向右上方倾斜,结构严谨,笔力劲健,有种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

湖北工业大学原校名“湖北工学院”校名五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天津财经大学校名即赵朴初先生所题。

辽宁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福建福州“福建师范大学”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四川省阆中市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张桓侯祠”四个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安徽省九华山祗园禅寺的“祗园禅寺”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4A级风景区万佛湖的“万佛湖”三个大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山东省庆云县石佛寺的“大雄宝殿”四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广东省珠海市普陀寺的“普陀寺”三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元山寺的 “玄武山”三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中国十大佛寺的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四个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大相国寺赵朴初

中国著名985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江西省的中国著名211工程大学南昌大学校名四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图书馆馆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南京三江大学的校门上”三江大学”四个字也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名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的校门上“皖南医学院”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河南省开封大学的校门上的“开封大学”四个字也是赵朴初先生所书。

安徽省安庆市浮山中学教学楼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个字为赵朴初所书。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校训是赵朴初所书。

南京市金陵中学的校名是赵朴初所书。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的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山东省莒南县第一中学校名也是赵朴初所书。

安徽省太湖县“安徽省太湖中学”和校训:难学能学,难行能行,为朴老所书。

《读者周刊》为朴老所书。

中国"211工程"大学安徽大学校训“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为赵朴初先生所书。

山东省烟台大学东校门上的“烟台大学”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安徽省庐江县冶父山的伏虎寺就是赵朴初题的寺名。

安徽省原巢湖师范专科学校(今巢湖学院)也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校名。

安徽省安庆市广圩中学也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校名。

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企业简称“淮北矿业”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洛阳白马寺的牌匾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艾青: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其子为当代著名艺术家艾未未。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关于艾青的笔名有两个版本,版本1:艾青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草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于憎恨蒋介石,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

版本2: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此后,这名字一直沿用下来了。(另有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因一生正好度过一个世纪,后被人称为“世纪老人”。

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她的译作如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文学翻译精品, 1995年曾因此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冰心同时是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建国以来,她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至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五届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至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和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妇女联合会常委等职。她总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孩子的博大爱心,关注和投入各项活动。她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冰心深受共产主义思潮影响,被认为是以爱的哲学特别是对下层人民的爱的思想贯穿写作的作家。巴金就将“爱”列为冰心作品的主题,表示“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在作品风格上,冰心以文字柔和、清丽见长。梁实秋评价冰心工于散文、小说而短于诗,认为《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

民国时期的冰心从同时代女作家(如张爱玲、苏青等)处得到的评价相对较低。张爱玲在《我看苏青》中写道:“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与家喻户晓的声名相比,冰心脍炙人口的名作并不算多,现今最为人熟悉的是《小桔灯》、《三寄小读者》等被收入不同时期教材的短篇作品。

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上一条: 徽州文化村
下一条: 赵泰来藏品馆

关注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 |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建议使用IE9以上的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下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92号

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9641号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